1、气息。很多在KTV上被贴上“大白嗓““鬼哭狼嚎”标签的朋友,主要原因是气息使用不恰当,甚至压根不会使用气息。只要学会基本的气息发声,声音有了依托,就不会让人难以忍受。常见的气息训练方法有吹蜡烛,烛光倒而不灭;吹纸张,纸张贴墙而不倒;甚至发出“s”的声音,声音要求细腻且绵长,这是声乐老师经常告诫我们的一套教科书式做法,一种堪称扎马步的做法,实际训练中建议结合唇颤音的发声,对自己需要学习的歌曲用唇颤音“嘟”出来,即不乏味,又可训练气息的绵长和稳定性,还有助于开嗓。
2、咬字。有些歌手声音美妙动人,往往因为咬字精准到位,准确传达出了自己的情绪。人的声线固然难以改变,但是咬字方式却可以通过后期学习改善。对音乐的渲染力来说,咬字很重要,咬字的好坏会影响到歌曲的情绪表达,同样会影响到演唱的效果。所以,学一首歌之前,有必要先把这首歌的歌词发音做到准确到位,咬字清晰饱满,先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理解歌词的意境,再反复尝试演唱,准确无误地把歌词表达的感情传达到听众耳中。
3、音准。音准一直是困扰大多数歌唱爱好者的问题,也就是音调准不准确,到不到位的问题。很多音调明明可以在自身的可控范围之内,却是无法唱的准确,只要原因是缺乏一对敏锐的耳朵,对唱出来的音高无法识别,更无法及时调整。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自己清唱的时候,很容易听清自己的声音,及时调整音高,准确完成演唱。但当你塞上耳朵跟唱时,因原唱声音过大,无法听清自己的声音,耳朵失去了原有的识别能力,这时往往会出现音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歌手上了舞台后需要带耳返的一个重要原因。想要解决音准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多听音乐,训练自己耳朵感受能力,清唱时录下自己的声音,仔细比照原唱,反复辨别分析,找到跑调的地方,集中精力训练跑调的环节,或者找一个专业的老师,让别人指出你音准不到位之处。
4、高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音更像是证明一个人气息控制能力和声带肌肉强弱的标准,也是对外证明自身唱功的一个重要尺度。学习高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高音的发声最为主要的是高位置的共鸣,所有常见的皱鼻子,抬眉头,瞪大眼睛的训练方法,都是在努力地寻找一个高位置的共鸣,从胸腔、口腔转到鼻腔,乃至头腔。但是单纯的高位置是远远不够的,很所时候需要腹部丹田这些部位的力量辅助,从而缓解嗓子的压力。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