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教育局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校园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在校生4500人。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以就业促招生,以改革谋发展”的办学思想,与时俱进,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努力适应当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要求,充分考虑与社会、企业实践相结合,引导、鼓励广大学生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把握市场脉搏,瞄准电子信息产业,更新设置专业。
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专业结构调整,是职业教育提高自身适应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学校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增设新专业,拓宽、改造老专业,实施专业结构调整。真正做到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特别是富士康、华为、京东方等一批超大型企业落户廊坊,为廊坊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使廊坊、河北的电子信息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仅富士康、华为就需要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工人。学校及时更新、增设了与之相适应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既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又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达到双赢。目前学校现有中等专业15个,其中,电子信息类9个专业。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专业为市级特色专业。
二、加强和完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学力量。
该校在办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没有专业师资,就没有专业特色、就没有后劲,也就没有发展。教师是育人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学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具体做法是:
1.加大教师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素质。我校利用寒暑假,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到高校、企业去进修、实习,参加省内外各种技能业务培训,把解决教师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突破口。今年安排13人先后参加了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5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130余人参加了廊坊市教师创新能力培训。我校今年10月份组织电子专业11名教师到清华大学电子工艺训练中心进行技能训练课程的培训。通过以上各种培训,教师业务能力显著增强,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大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2.严把专业教师录用关,将“学历高、技能精、品德好”作为录用教师的基本标准。在选聘教师过程中坚持“学历不达标不用、教学不合格不用”的原则,严格执行“试讲”制度,确保教师素质的高起点、高标准。我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始终保持100%。
3.完善教师进修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研究生。
学校制定了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明确每年教师进修比例,并通过相关制度固定下来。目前110名专任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26人参加了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1人获硕士学位。高级教师3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专业教师全部取得了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其中8人达到了技师标准。建立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2名教师分别评定为市级专业学科带头人。
4.聘用部分企业的管理者、资深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以及同类学校专家教授作兼职教师,建立起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办学目标进一步明确,促进了我校专业建设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
1.逐步推行学分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不断增加,传统的学年制学业管理办法越来越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部根据这一情况提出了在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推行学分制的意见,我校2002年制定了学分制管理办法,并在部分专业开始了实验。经过3年不断探索和完善,2005年我校全面实施了学分制,并配备了<<学分制版校园网管理系统>>软件。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紧迫感,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方便了学生就业、创业需要,为弹性学制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和就业观念进一步更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普遍提高。
2.加强课程改革,实行模块式教学。
根据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深入研究各专业的定位与规划,在微观层面上不断探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关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加强对教学改革的总结,形成了一些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指导意义重大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改革成果。比如面对学生基础差的实际问题,我们在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实行了模块式教学。根据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标准,再根据这一标准确定教学模块,确定课程设置,确定每一门课程模块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模块式教学与学分制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进一步明确。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有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4年我校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得省级二等奖。
3.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突出教学特色。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创新,研究创新,应用创新,从死板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灵活采用讲授教学、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教学、实训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辅以个人准备、小组讨论、分组演练、典型表演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为进一步挖掘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效用,利用最新教学软件,把实际业务操作环节搬到了课堂上。
4.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措施。
教学质量是专业生存的生命线,因此我校历来注重保持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树立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有序的工作作风。
根据我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评价办法〉〉,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把对教学的过程管理与教学绩效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自2001年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教师年度考核和评优工作奠定了基础。这一评价体系获得了2004年廊坊市优秀教研成果二等奖。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奖惩等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日臻完善,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规范,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按照学校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从教学副校长到教务科长、专业教研室主任、教师这一主线,贯彻从上到下的管理体系和从下到上的负责体系,以及相互监督体系,实行既民主又集中的教学管理模式。
同时各专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经常性的评价,建立听课制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不定期地随机性听课检查,并对听课情况作汇总、评定。此外,每学期还举行期中教学检查活动,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与个别教师面谈,提出改进方案。在每届毕业生离校前,召开毕业生座谈会,搜集学生对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意见,作为下次修订教学计划的参考依据之一。
对于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同样有完善的质量监控措施:在实习阶段,我们要求指导教师在整个实习期间配合实习单位做好对学生的学习及安全指导,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有任何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保证了实习工作中不出现失误。
这些举措对于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树立教书育人的良好风气起到了保证作用,充分激发和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四、紧跟专业发展需求,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力度。
先进的设施与良好的师资是专业建设的“两翼”。两翼齐飞,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落后的装备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一个学校的装备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该校的办学水平和培养人才的规格。我们为适应专业建设规模连年扩大和新技术加速发展的新形势,抢抓机遇,增建了一栋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实训楼。在原有的电子电器、汽修等20多个实训室基础上,将改建、新建家电维修实训中心、电子整机装配实训室、制冷设备维修实训室、数字电路实训室、模拟电路实训室、电路基础实验室、电路基础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通信网络实训室、CAD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实训室,以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要。2005年我校与华为开展联合培训合作,成为华为3com网络学院成员。
五、加强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我校各专业作为应用型、实践性专业,在教学实践上有着特殊的要求。为了能更好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各专业除拥有自己的实验实训室外,还在廊坊、北京、天津等城市开辟了多处实习与就业基地。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开放办学,中职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仅仅依靠在学校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肯定不能适应企业需求,他们必须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形成了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走出去,就是走向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方向。我们通过有目的地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参观本地几家知名企业,了解企业运转情况,开阔学生的眼界。请进来,根据专业特点,采用各种方式请企业领导或职员、管理人员来校作报告或讲课,向学生们介绍世界及国内和省市现今行业发展的状况,介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成长过程等,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懂得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推进校企联合办学,积极探索半工半读办学模式改革
为实现职业教育和市场的紧密结合,我校积极探索招生半工半读办学模式。立足廊坊、瞄准京津、积极与企业联合办学。2005年我校与华为合作建设化为3COM网络学院,共同加强人才培养,凡经过3COM网络学院培训,考核合格者被优先推荐到华为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就业。另外学校和富士康、华为、京东方、天津三星通信技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北京诺基亚首信通信公司等几十家企业有着稳定的联合办学用工合作关系。即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契机,以此作为新的源动力,我们将和集团内所有成员一道,共同谱写我省中职发展的新篇章。
总之,我校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建立了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龙头,以汽修、旅游、商贸专业为骨干的专业建设格局。为廊坊及周边地区培养大批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了经济建设健康发展。今后,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创建国家级示范校。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