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有人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来源:互联网转载 in 百科 2025-04-26 11:08:02

意思大概是:讲义气的大多是从事低下卑贱行业的普通人,而虚伪负心的大多是读书人、知识分子。

普通人眼界所限,懂得不是很多,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而读书人花花心思就多了,拥有的多,害怕失去的就更多,所以经常会做出一些违背良心,不讲仗义的事情来。当然不能一概而论。

相传明朝时期皇帝的家奴放出斗犬咬人,一秀才避之不及,被犬扑倒在地,眼看就要命丧狗嘴,这时一个***猪的冲出来,***了这条斗犬,皇帝的家奴一看很生气,把***猪这个人绑去见官。

曹学佺正好审理此案,但是其不惧权势,判屠夫无罪,并让皇帝给秀才医药费,皇上肯定不同意,但又不能强来,于是威逼利诱秀才改口供,冤枉屠夫故意***狗,再审时秀才贪图权势诬陷屠夫,曹学佺非常愤怒,仗打秀才,秀才终于说出真相。

其后,曹学佺感慨的写出了:“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流传至今。

纵观古代历史,有多少读书人抛妻弃子,又有多少士大夫卖国求荣。

虽然此话以偏概全,但也有几分道理。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