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巫臣

来源:互联网转载 in 百科 2025-04-19 15:56:01

被美蒙蔽,被怒驱使的申公巫臣,为何会影响晋、楚、吴三国局势?

相对于吴三桂,巫臣更像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情痴!吴三桂表面是为了情,其实是为利。

巫臣为了情,抛弃了一切荣华富贵,甚至全族人的性命!巫臣痴迷的对象,就是被刘向说成,“三为王后,七为夫人。

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的天下第一红颜祸水夏姬。

丧夫后的夏姬,沉溺于与陈灵公、孔宁、仪行父君臣三人的***游戏,结果,三个***的家伙终于惹翻了夏姬的儿子夏徵舒。

小伙血气方刚,早就对母亲的放荡敢怒不敢言,他的忍气吞声,被君臣三人当做软弱,不但公然出入夏家,还拿夏徵舒戏弄。

结果,夏徵舒被老爹附体,勇敢了一回,一怒之下带领家丁干掉了陈灵公!孔宁和仪行父光着腚,从狗洞逃生,一路亡命楚国。

这件事被楚庄王盯上了,他早就想吞并陈国,正愁没借口,夏徵舒弑君给他送来绝佳的理由。

于是楚庄王整饬兵马,以讨伐夏徵舒为由,兵压陈境。

陈国新君一看不是楚国对手,立刻打开城门,把夏徵舒交给楚国,想拿夏徵舒消灾。

楚庄王二话不说,将夏徵舒车裂了!当始作俑者夏姬被送到楚庄王眼前时,阅尽人间美女的楚庄王连眼珠都不会转了,恨不能一口吞了她!还没来得及下口,旁边巫臣说话了:夏姬是亡国之女,大王千万不能要,再说你如果要了她,天下人会认为你是为了一个女人,才兴兵伐陈!楚庄王迟疑之下,公子子反跳出来跃跃欲试!巫臣再次阻拦:你也不行,你是楚国重臣,也容易引起国际社会误解!子反伸到半空的手,恋恋不舍地缩回来,这边楚庄王也恨得直咽口水,跺跺脚咬咬牙:襄老,便宜你了,你不是刚刚丧妻嘛!巫臣傻眼了,原来他也是对夏姬垂涎三尺!只是在接连阻止了楚庄王和子反后,他“费厄泼赖”了一下,没好意思张口讨要,想静等楚庄王把夏姬赏给他。

没想到,竟然便宜了连尹襄老!有时候漂亮女人不能随便碰,尤其是夏姬这样的“国际名牌”。

这个襄老刚尝到美艳的大餐,没几天就在战场上死于非命!他儿子黑要,竟然不顾讨回父亲的尸骨,迫不及待地抱着夏姬进了他的房间!形式紧迫,巫臣加快了行动步伐!也不知道这家伙用的什么手法,竟然引得夏姬对他很倾心,接受了巫臣为她设下的私奔计划。

不久,夏姬向楚庄王求情,请求回到郑国,通过娘家关系,向晋国讨要襄老的尸首。

这个理由很充足,楚庄王没理由反对,于是夏姬顺利离开楚国,回到郑国,静静等待巫臣的下一步计划。

一年多后,巫臣向新登基的楚共王请求出使齐国,以共同对付死敌晋国。

楚共王同意了,巫臣回家后,带上值钱的家当,一路直奔郑国,与等待他的夏姬相会,并在郑国娶了她。

而后,巫臣领着夏姬,一路北上,奔晋国而去,改换门庭到晋国效劳!得到巫臣叛国的消息,子反气得暴跳如雷:感情这家伙三番五次,阻止我们纳夏姬,原来他是心怀叵测!子反一怒之下,联合子重,把巫臣全族***了个精光!可怜巫臣家族,本是楚国公室,地位崇高,子孙前途光明,却因为巫臣的爱情,全族人赔上了性命!楚国跟晋国,本来就是死对头,巫臣的加盟,加剧了两国的矛盾。

子反报复性地灭巫臣全族,让巫臣怒火中烧,他给子反写了一封战书,发誓:“必令子罢於奔命!”一场因爱情引发的“国际***”拉开帷幕!巫臣给晋景公提了个建议,为了对付楚国,应当联合吴国,让吴国在楚国的后院放火,和晋国一起,形成对楚国的前后夹攻!巫臣的这个计划很歹毒!当所有人眼睛紧盯中原战场时,没人注意到,其实在楚国的背后,还暗藏着一把尖刀,只是这把尖刀还没有开刃!吴国那时候还很弱小,像一棵无人注意的小草,巫臣却敏锐地发现了它的价值!晋景公一听大喜,令巫臣具体执行这项计划,《史记》记载:“王寿梦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饹晋,自晋使吴,教吴用兵乘车,令其子为吴行人,吴于是始通于中国。

司马迁言简意赅,直接点明了吴国兴起的直接原因,是巫臣作为导师,一手教会了吴国人兵战之法,并将吴国带进了中原诸国大家庭。

从此,楚国的厄运开始了!随着吴国的不断兴起,楚国走向了衰败的道路,为几十年后,差点被吴国灭国打下伏笔!因为玩命的追求爱情,导致被灭门的悲剧发生,进而为了报复仇人,将私仇扯进“国际***”,从而改变了春秋末年的天下大势!

申公巫臣,字子灵,是楚国公族屈氏的旁支人士。

在楚庄王执政时期,巫臣被任命为申县(今河南南阳)县尹。

申县与息县,在楚国早期的对外扩张中都有着重要地位:申、息之师,常作为楚**队的主力,出现在中原争霸的各大战场之上。

因此,申、息两县的县尹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常常都是楚国公族人士中的佼佼者担任。

巫臣能当上申县县尹,自然就证明了楚庄王对他极为信任。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申公巫臣本人政治才干相当突出。

然而,在楚庄王执政期间,申公巫臣却鲜少有证明自己的机会。

这是因为楚庄王身边环绕着太多的军事和政治人才,而楚庄王本人又励精图治,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

这对楚国原本是好事,却让申公巫臣无法更上层楼、到更广阔的政治舞台上去发挥自身才干。

楚庄王去世之后,因为楚共王年幼,楚国国政落入了令尹子重与司马子反二人之手。

在政治上已失去更上层楼机会的巫臣,私下里怂恿已守寡多年的连尹襄老之妻夏姬私奔,一起逃到了晋国,当上了邢邑大夫。

当年楚国攻下陈国时,巫臣曾大力阻止楚庄王和子反二人娶夏姬。

所以,这次巫臣携夏姬私奔被大多数人误认是蓄谋已久。

可才十余岁的楚共王对此事的看法却与众不同:“他为自己谋划此事,确实是过分了些。

但他当年为此事劝谏先君(指楚庄王),却是一片忠心!”正因如此,楚共王才反对向晋国纳贿、追讨巫臣。

如果令尹子重与司马子反二人能秉承楚共王的旨意行事,也许就没有楚国后来的灾难了。

可惜的是,子重与子反二人与巫臣却积怨难消。

楚庄王在世时,子重曾向兄长请求分封申、吕(今河南南阳西)二县,楚庄王也答应了。

但巫臣清醒地意识到,楚国之所以要设立县制,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一旦申、吕二县被分封给私人,这两县就成了私家领土,不再属于公室。

申、吕二县靠近楚国边境,在成为私人领土后,就很容易遭到敌国入侵,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被巫臣这么一劝谏,楚庄王也意识到了其中弊病,也就拒绝了子重。

因为此事,子重对巫臣怨恨甚深。

子反对巫臣的怨念,就显得更加直接。

当年攻破陈国时,楚庄王想纳夏姬为妾,被巫臣所阻止。

见楚庄王放弃了,子反趁机上前,也要娶夏姬。

巫臣又苦口婆心地劝子反,说夏姬“***二夫一君一子,亡二大夫”,是不详之人。

因此,子反也被巫臣给吓住了,不敢再娶夏姬。

没想到,巫臣如今竟然自己私娶了夏姬,这如何能不让子反心生怨恨?子重与子反二人,分别担任楚国令尹和司马,位高权重;楚共王虽然明理,却因年少,难以参政。

为报复巫臣,子重与子反二人便擅自动用手中之权,将申公巫臣和连尹襄老之族给灭了,然后私分了他们的家产!巫臣原本只是想携美女私奔以度余生,并不想与楚国为敌。

在得知家族被灭后,他瞬间就愤怒了,写信给子重与子反二人,发誓必报此仇!凭借一己之力却要与东周最为强大的楚国为敌,在旁人看来好像是“蚍蜉撼大树”,自不量力。

可作为楚国政治家中的佼佼者,巫臣却自有奇招。

楚、晋两国长期争霸,此前双方都互有胜负:城濮之战,晋国获胜,晋文公得以称霸;邲之战,楚国获胜,楚庄王得以称霸。

楚庄王之所以能称霸成功,盟友秦国长期在晋国背后发动入侵,大量消耗了晋国实力,这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如今晋景公上台后,晋国已经开始重新参与中原争霸,在鞍之战中大胜齐国,但还未与楚国交锋过。

晋国要想夺回霸主之位,势必要与楚国再度决一高下。

为此,巫臣不失时机地向晋景公提出了一条消耗楚国实力的妙招:扶持吴国。

吴国是一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政治中心位于今江苏太湖一带。

在春秋早中期,吴国都鲜少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但在《春秋·成公七年》中有这么一条记载:“七年春,……,吴伐郯(tán)。

郯国位于今山东郯城西南一带,是少昊之后的封国。

吴国能从江苏攻击到山东半岛边缘,足见其国力之强大。

以此分析,吴国疆域很可能在此时已跨越了长江!吴国国力虽然强大,但其军事技战术水平却未必很高。

吴国长期不与中原诸侯来往,致使其军事技能与时代脱节,只能在东南一带称雄,却无法与强国对决。

因此,早期吴国也不得不臣服于楚国:楚穆王之时,吴、越两国都曾与楚国结盟,臣服于楚。

巫臣熟知楚国政治,深知吴国并不甘心位居楚国之后。

因此,他借机主动向晋景公请求出使吴国,向吴人传授中原先进的战车战法和射箭之术,并怂恿吴人向楚国发起进攻。

就在巫臣出使吴国的当年,吴人就在他教唆之下,七次入侵楚国,让子重与子反二人受尽了疲于奔命之苦!正是由于巫臣的到访,让吴国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东周强国。

在晋、楚争霸的大背景下,从晋景公到晋悼公,晋国的历任国君都刻意加大对吴国的扶持。

因此,吴国迅速成长为楚国最为强大的敌人之一。

在腹背受敌之下,楚国在争霸战中迅速落入了下风:公元前575年,楚国在鄢陵之战中败给了晋国;晋悼公上台后,楚国更是疲态尽显,彻底失去了霸业!公元前560年9月,在临终前楚共王自愧不已,对大夫们说:“我毫无德行,十岁时先君过世,不得不主持社稷。

因为缺少教导,以致鄢陵大败而辱没了社稷,令诸位大臣蒙羞。

如果托诸位大夫之福还能善终的话,请把我的谥号定为‘灵’或‘厉’!”吴国的崛起,让楚国失去了霸业,竟使得楚共王临终前自我贬损——这其中最大的功臣,除了申公巫臣之外,还会有谁?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