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什么非的成语:口是心非、谁是谁非、似是而非、物是人非、大是大非。
2、口是心非【解释】: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
3、指心口不一致。
4、【出自】:俺哥哥原来是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5、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三回【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近义词】言不由衷、口不应心、阳奉阴违、口蜜腹剑、心口不一、言行相诡、叶公好龙、两面三刀、笑里藏刀【反义词】心口合一、表里如一、言为心声、馨香祷祝、直抒己见、心口如一、赤胆忠心、言行一致2、谁是谁非【解释】:犹言谁对谁错。
6、【出自】:谁是谁非谁曲谁直,没梁桶儿一再休提!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近义词】是是非非、谁对谁错3、似是而非【解释】:似:像;是:对;非:不对。
7、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8、【出自】:叶圣陶《文心》:“同学们的讲解,有的似是而非,有的简直错得可笑。
9、”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模棱两可、以假乱真、不作为训、貌同实异、张冠李戴、文文莫莫、不足为训【反义词】天经地义、似非而是、具体而微、不刊之论4、物是人非【解释】: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
10、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
11、因而怀念故人。
12、【出自】: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3、”释义: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14、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近义词】时过境迁、人非物是、事过境迁5、大是大非【解释】:指带有原则性、根本性的是非问题。
15、【出自】: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16、”【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原则性的问题【近义词】大相径庭、泾渭分明、截然不同、是非曲直、黑白分明【反义词】模棱两可、细枝末节、鸡毛蒜皮、良莠不分似是而非_成语解释【拼音】:sìshìérfēi【释义】:似:象;是:对;非:不对。
17、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18、【出处】:《庄子·山木》:“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
19、”《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
20、’”【例句】:于是;在他讲演的时候;他就用他的一口~的北京话;在讲坛上大谈起来。
21、物是人非【解释】: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
22、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
23、因而怀念故人。
24、【出自】: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5、”【近义词】:事过境迁【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今是昨非【解释】: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
26、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27、【出自】:晋·陶潜《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8、”【示例】:但我们究竟还有一点记忆,回想起来,怎样的“~”呵,怎样的“口是心非”呵,怎样的“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呵。
29、(鲁迅《导师》【近义词】:今非昔比、今是昔非【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人悔恨以前的错误口是心非【解释】: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
30、指心口不一致。
31、【出自】: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
32、”《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33、”【示例】:俺哥哥原来是~,不是好人了也。
34、◎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三回【近义词】:阳奉阴违、言不由衷【反义词】:言为心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是是非非:【基本解释】: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
35、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36、【拼音读法】:shìshìfēifēi【使用方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成语出处】:《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37、”积非成是 积:长期所形成的。
38、长期所形成的谬误,反被认为是正确的。
39、习非成是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40、质非文是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41、人非物是 指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42、闲非闲是 无关紧要的是非、议论。
43、同“闲是闲非”。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