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包粽子、配香囊、挂艾草、点雄黄酒、撒石灰粉等等。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1、赛龙舟
古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以后,为了救屈原,很多人划船,但是没有找到屈原。后来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为了驱赶鱼塘的鱼,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食用,就这样慢慢得,赛龙舟成为端午节的习俗。
2、包粽子
粽子谐音“早中”,代表着早中状元,古时大多包粽子里面放枣,现如今的品种多样,如肉、蛋黄、绿豆、水果等等。包粽子是中国人一个传统的习俗。
3、佩香囊
配香囊大多指小孩子身上佩戴的香囊,主要是起辟邪驱瘟的作用,香囊中一般含有雄黄、朱砂、香药等等,然后使用绳子穿起来,佩戴在身上。现如今也有赠送香囊来表现爱意。
4、点雄黄酒
点雄黄酒,其中雄黄为一种药材,一般是将雄黄泡在酒中,分别在孩子的脑门、手腕、鼻子等地方点上雄黄酒,这样一些蛇、蜈蚣、蚊虫等等就不会靠近孩子,起到保护的作用。
5、撒石灰粉
石灰粉也是可以起到防虫、蛇进到家长,伤害到人,一般多洒在墙角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