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①乳化剂:乳化剂可以降低表面张力,同时在液滴周围形成乳化膜,高分子乳化剂还可增加外相黏度,使乳剂稳定。②相容积比:相容积比一般在40%~60%时,乳剂较稳定。相容积比低于25%时,乳剂不稳定;相容积比超过25%时,乳滴易合并或转相,使乳剂不稳定;③另外影响乳剂制备及稳定性的因素还有:乳化温度、搅拌时间、乳剂制备方法、乳剂制备器械等。
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
1.乳化剂的性质
适宜HLB值的乳化剂是乳剂形成的关键,任何改变原乳剂中乳化剂HLB值的因素均影响乳剂的稳定性。
2.乳化剂的用量
一般应控制在0.5%~10%,用量不足则乳化不完全,用量过大则形成的乳剂黏稠。
3.分散相的浓度
一般宜在50%左右,过低(25%以下)或过高(74%以上)均不利于乳剂的稳定。4.分散介质的黏度
适当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可提高乳剂的稳定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
一般认为适宜的乳化温度为50℃~70℃,乳剂贮藏期间过冷或过热均不利于乳剂的稳定。
6.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
油相、水相及乳化剂的混合次序及药物的加入方法影响乳剂的形成及稳定性,乳化器械所产生的机械能在制备过程中转化成乳剂形成所必需的乳化功,且决定了乳滴的大小。
7.其他微生物的污染等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