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起止时间(新经济政策持续到哪一年)

来源:互联网转载 in 百科 2025-04-06 04:05:43

苏维埃***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时间

苏维埃***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时间是1921年春。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从1917年末的十月革命到1924年初列宁逝世仅有短短的六年多时间,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春。

新经济政策是在何时实行的?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实行有何历史效果?你如何看待这个政策?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原因:

①(工业)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②(农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新经济政策起止时间(新经济政策持续到哪一年)

③(政治)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开始着手经济政策的调整。

作用和意义:

新经济政策起止时间(新经济政策持续到哪一年)

第一,标志着苏维埃政权把工作中心由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第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消除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第三,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第四,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建立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五,新经济政策是在承认落后和自身错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但是由于后来的苏共领导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20世纪20年代末,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了。或许,这就是造成苏联后来解体的原因。

斯大林模式时间起止具体

斯大林模式时间是1928年。

从1928年开始废止新经济政策,逐渐形成了后来称之为的苏联模式。这种模式形成过程中,当时执政党高层发生激烈斗争,结果以斯大林为代表的多数派获胜。

随后展开了三大运动:即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大清洗运动。这三大运动的前一项是目标,后两项是配套措施。布尔什维克党这一代领导人认定,只有建立大工业才能为苏联社会主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时间,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1、1921年5月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并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全面支持地方的首创精神,同***和拖拉作风作斗争。”这里讲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初期目标。

2、 同年他还指出:“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就是我们经济政策的实质。”

3、同年12月, 列宁在通过交换建立工农联盟这个意义上论述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既然没有一个能够组织得立刻用产品满足农民需要的发达的大工业,那么,为了逐渐发展强大的工农联盟,只能在工人国家的领导和监督下利用商业并逐步发展农业和工业,使其超过现有水平,此外没有任何别的出路。现实迫使我们非走这条路不可。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4、1922年10月,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做‘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由于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有不同的概括,就给后人的探索留下了空间。

第一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多元的。

王国杰把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巩固工农联盟,二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三是采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站。[9]

沈志华在《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问题》一书中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可以归结为:1、 从建立并加强工农之间的经济之间的经济联盟和经济结合出发,满足广大农民(特别是中农)的经济要求,巩固个体农民的经济基础,建立起合作制。2、 恢复和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在国家计划的调节和指导下,充分认识和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完成交换和分配。3、 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同时对它加以监督和调节,就是说通过苏维埃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10]

第二种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的、正确的途径。

俞良早在《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若干问题的辨析》中就持这种观点。俞文不同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党和国家找到了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同小农经济的结合点”的观点,认为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列宁曾希望通过实施“监督和计算”的措施使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内战争时期,他又寄希望于“战时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终于认识到,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它是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条新的、正确的途径。俞文认为,列宁之所以有时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找到了工业经济同小农经济的结合点,是针对政策转变的现实必要性而言的,是新经济政策在当时需要“首先”解决的一项迫切任务。

***曾讲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段话明确肯定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确,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的伟大创举,“他的基本思路体现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特别是在俄国这样落后的‘农民’国家里,确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和具体道路,才是可取的”。[11]

也应该看到,新经济政策带有时代局限性,有其内在矛盾,对于“世界革命”、两种制度的共处关系、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等等基本问题,还未能完全摆脱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窠臼,造成“问题提出了,但却没有解决”的局面,为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今天,我们对新经济政策进行研究,不仅要研究它的积极意义,还要研究它的不足,力求从整体上去把握它,只有这样才能对它作出客观的评价

新经济政策起止时间(新经济政策持续到哪一年)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时间是什么?

苏联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分别是1918~1920年和1921年3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为粉碎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临时性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主要内容:①国内贸易国有化。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②余粮收集制。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③实物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一度称消费公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④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⑤全部工业国有化。

新经济政策是为了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和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的政策。主要内容有:①农业上,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上,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③贸易上,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④分配上,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免责声明: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参考,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 End --